党史进修教育组织生活会怎样开得有深度有成效?
为什么说组织生活会是党史进修教育的重要抓手?
党史进修教育组织生活会是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史进修的重要形式,也是检验进修成效的关键环节。中建八局一公司绿色建筑进步公司的操作告诉我们,一场成功的组织生活会,不仅要有规范流程,更要让每位党员真正有所收获。那么,怎样让党史进修教育组织生活会开得既有”党味”又有”鲜味”呢?
做好会前准备是开好组织生活会的基础
一场高质量的党史进修教育组织生活会,功夫往往下在会前。中建八局一公司新型模架项目党支部的行为值得借鉴:会前组织党员深入进修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灵魂,为会议打下坚实想法基础。这提醒我们,组织生活会不是简单的”走过场”,而是需要充分准备的进修交流平台。
会前准备要把握三个要点:一是精选进修内容,聚焦党史进修教育的核心要求;二是创新进修方式,可以采取集中进修、个人自学相结合;三是注重学用结合,引导党员联系职业实际思索难题。只有准备充分,会议才能开得深入、开出实效。
批评与自我批评环节怎样避免流于形式?
“红红脸、出出汗”是组织生活会的关键环节,但怎样避免这个环节变成”无论兄弟们好我好大家好”的表面文章?中建八局一公司的经验是:党支部书记带头作对照检查,党员依次直面自身不足,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注意:一是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与,发挥示范影响;二是批评要具体,避免空泛;三是要有整改措施,形成闭环管理。正如王会豹在拓展资料中强调的,要”严谨查摆检视,确保内容质量”,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强化想法警醒”的效果。
怎样做好组织生活会的”后半篇文章”?
会议结束不代表职业结束。中建八局一公司绿色建筑进步公司对项目部党建职业提出的四点要求,为做好会后职业提供了参考:坚持党的领导、提升政治站位、聚焦职业主线、认真履职尽责。
组织生活会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整改落实上。要建立难题清单,明确整改时限;要定期回头看,确保整改到位;要把整改成效转化为职业动力。只有做好”后半篇文章”,党史进修教育组织生活会才能真正成为推动职业的有力抓手。
党史进修教育组织生活会怎样常开常新?
要让党史进修教育组织生活会保持活力,需要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可以尝试”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邀请老党员讲党史故事,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可以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线上进修交流;还可以把组织生活会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操作活动结合起来,让进修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
记住,党史进修教育组织生活会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只有持续深化进修、不断改进提升,才能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血脉,让初心使命永远牢记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