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飙涨引发市场热议
1个小时暴涨超过90%!8月22日深夜,东风集团股份(0489.HK)发布的一纸公告彻底点燃了市场热诚。截至8月23日零点,东风集团股份ADR报价飙升至62.22美元,涨幅高达91.45%。这一惊人的涨幅不仅让投资者目瞪口呆,更引发了市场对东风集团战略布局的广泛关注。到底是什么消息能让一家老牌车企在短短1小时内实现如此惊人的涨幅?答案就在那份深夜发布的公告中。
公告显示,东风集团旗下子公司岚图汽车将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而东风集团股份将同步完成私有化退市。这一”双轨并行”的资本运作方案,被市场解读为东风集团在新能源转型道路上的关键一步。接近东风集团的人士透露,这次动作背后有两重考量:一方面是解决上市公司估值偏低、融资能力丧失的难题;另一方面则是为新能源业务进步扫清障碍。
私有化+分拆上市的双重策略
东风集团这次采用的”股权分派+吸收合并”组合模式在港股央国企私有化案例中颇为创新。与以往单纯私有化不同,东风集团将私有化与分拆上市两个核心环节互为前提、同步推进,展现出了高超的资本运作能力。
在第一环节,东风集团股份将持有的岚图汽车79.67%股权按比例向全体股东分派,随后岚图汽车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香港联交所。第二环节则由东风汽车集团(武汉)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吸并主体,向控股股东支付股权对价,向其他小股东支付现金对价,最终实现对东风集团股份100%控制。这种”一退一进”的策略既保证了岚图汽车能够独立上市融资,又让东风集团能够摆脱上市公司束缚进行内部整合。
需要关注的是,此次交易的总体收购价格为10.85港元/股,其中现金对价6.68港元/股,岚图股权对价4.17港元/股。这样的安排既照顾了小股东利益,又为岚图汽车未来进步留足了空间。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分析:”东风集团这次方案设计非常巧妙,既解决了估值难题,又为新能源业务打开了融资通道,难怪市场反应如此热烈。”
转型阵痛催生资本大动作
东风集团为何要在这个时刻点做出如此重大的资本决策?深入分析其财务数据就能找到答案。截至2025年7月31日,东风集团股份总市值仅为391.2亿港币,PB低至0.25倍,由此可见市场给予的估值还不足净资产的四分其中一个。更严峻的是,受制于低迷的估值,东风集团股份上市以来从未开展过股本再融资,H股平台已基本失去融资功能。
与此同时,东风集团正经历着传统车企向新能源转型的阵痛期。集团上半年销售汽车约82.39万辆,同比下降14.7%,但销售收入却逆势增长6.6%至545.33亿元,毛利率提升2.3个百分点至13.9%。这一数据反映出,虽然销量下滑,但产品结构正在优化,盈利能力有所提升。特别是岚图汽车表现亮眼,2024年交付量超8万辆,同比增长约70%,2025年以来连续5个月销量破万,已成为东风集团新能源转型的重要抓手。
“东风集团这次动作目的很明确,一是把岚图推向资本市场独立进步,二是方便后续内部进一步整合。”接近东风集团的人士这样拓展资料道。在新能源浪潮冲击下,传统车企的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东风集团通过这次资本运作,既为岚图汽车争取到了独立进步的空间和资源,又为自己赢得了内部改革的灵活度,可谓一箭双雕。
市场反响与未来展望
1小时涨90%的市场表现,充分反映了投资者对东风集团这一战略举措的认可。回顾近3年港股市场,央国企私有化案例并不鲜见,中集车辆、中粮包装等都已完成港股私有化退市。但与这些案例相比,东风集团”私有化+分拆上市”的双轨模式显然更具创新性,也更能满足转型期企业的进步需求。
岚图汽车成功上市后,将获得更广阔的融资渠道和国际进步空间。作为东风集团新能源战略的核心载体,岚图能否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实现跨越式进步,将成为观察东风集团转型成效的重要窗口。而对完成私有化的东风集团来说,怎样利用获得的灵活性加速内部改革和资源整合,也将决定其能否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东风集团这1小时90%的涨幅,看似突然,实则是长期战略布局的集中爆发。在新能源汽车重塑行业格局的大背景下,传统车企的转型之路注定不会平坦。但通过这次果断的资本运作,东风集团至少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变革已经开始,未来值得期待。